慈禧水道
京城水系慈禧水道,可以说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旅游。说它古老,是说早在元代,这条河上就通行游船。历明、清,相沿700余年的历史。慈禧水道始于乾隆,盛于光绪。从乾隆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去世,这200多年间,共有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6位皇帝及慈禧太后走过这条水路,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
从水路游览颐和园可欣赏到乾隆皇帝营造的"东海三仙山":凤凰墩仿瀛洲、团城仿方丈、南湖岛仿蓬莱。游船途经"天子四海":凤凰墩仿太湖风光;景明楼仿洞庭湖风光;西堤仿杭州西湖风光;涵虚堂仿昆明池风光。

慈禧水道"四趣":船趣-乘龙舟画舫或慈禧御舟,湖光山色尽收眼底、桥趣-可欣赏西堤六桥、绣漪桥、水趣-可欣赏四海三仙山、景趣-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,船在云中走,人在画中游。

水道有清高宗弘历的御制诗所赞的八景:长河泛舟、绣漪画境、龙凤呈祥、景明夕照、西堤观桥、玉峰塔影、长虹引练、云外天香。

慈禧水道是慈禧太后每年夏天去颐和园避暑的必经之水路。光绪十四年起,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新修好颐和园之后,她为了方便自己去颐和园,又疏浚了这条水道。颐和园是三分山、七分水、一亩田。慈禧坐马车去时,只能看到颐和园的四分之一。而乘舟游幸,远山似画、如入仙境,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,船在云中走,人在画中游。京城是天子之都,京水是皇家之水,慈禧一生曾32次去颐和园,多由此乘船。除慈禧外,还有光绪皇帝、皇后、珍妃及阿哥、格格等才可随驾乘船。慈禧水道上“十里青山行画里,双飞白鸟似江南”的秀美景色,除清朝皇亲国戚外,没人看见过。清朝时严禁百姓在此河道上打渔、行船,慈禧画舫经过时,两岸共有八旗前锋营护军7800人,步军兵丁6230人沿河护卫。人们站在岸边观看也是滔天大罪,因为皇后和妃子的美丽容貌,百姓们看到了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,是要被砍头的。光绪三十四年,光绪和慈禧几乎在同一天驾崩。国运衰则百事哀,隆裕太后因光绪皇帝曾被慈禧软禁在颐和园内,于1908年下懿旨:永不游幸颐和园。慈禧水道从此断航。



长河观柳

一九九八年,市委、市政府把还北京碧水蓝天做为向国庆献礼的67件大事之一,下决心综合治理城市河湖,经过全市人民、各有关部门、特别是水利职工一年多的努力,总投资10个亿,使这次以环保为中心的水系治理,增加水面12万平方米,改善水面150万平方米,增加绿地面积150万平方米,清淤和挖填土方有302万平方米,摆成一米见方的土墙,相当于京九铁路的长度。现在已基本实现了市政府制定的让河湖水清起来、水流通畅起来、两岸绿起来、部分河段能通航的目标。古老的长河焕发了青春,再现长河水上游的愿望终于实现了,使其成为贯穿京城三湖、四河、六海,萦带南北,横亘东西的一条“黄金水道”。如今这条水道已是“绿柳翠成行,碧幕连天际,晚风吹行舟,花路入溪口”,给古老的京城平添了一抹别样的风韵。断航整整100周年的慈禧水道又焕发了生机。京城水系游的开发得到京城各界人士的欢迎,当年就吸引了几十万人参观游览,成为京城一条旅游黄金线路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、国务院朱总理均曾前来乘船考察。 国势强则万事兴,慈禧水道的兴衰,浓缩了中华民族一百年来抗争、奋斗、振兴的历史。今天的游客都可以走乾隆皇帝的天子路、坐慈禧太后的长寿船,体验当皇帝做皇后的尊贵,享受一下皇亲国戚的待遇。

京城水上游活动线路分为两条:航线分别长为9.5公里和9公里,航行时间单程为45分钟;其中一条是颐和园至八一湖专线,沿途景点和码头有:颐和园(码头)、长河湾(码头)、玲珑公园、名仕花园、恩济花园、滨角园(码头)、中央电视塔、王渊潭(八一湖码头)、水上公园、宋庆龄儿童公园;另一条是颐和园至北京展览馆后湖(长河湾下游)专线,沿途景点和码头有:麦钟桥遗址、万寿寺、广源闸、紫御湾(码头)等古建筑群及船闸、紫竹院公园、北京图书馆、动物园、海洋馆、北京展览馆(码头)、高梁桥。游客可以从六座码头上下船游览沿途景点。

这两条航线沿途文物古迹荟萃、文化内涵丰富,经过两岸污水截流、河湖清淤整治、绿化美化,已经成为首都西郊新的旅游区。难怪人们常说:如今的北京人变多了、路变宽了、楼变高了、水变净了,缺水的京城也走大船了,北京的形象在世界上变靓了。



紫御湾

位于紫竹院公园内的紫御湾古码头,即是当年的皇家御用码头,在古色古香的紫御湾,仍保留着唯一的御用码头和河边休息的行宫,清朝的慈禧太后曾从这里乘坐着现代的小火轮去颐和园消夏。



广源闸

位于海淀区紫竹院地区五塔寺与万寿寺之间的广源闸桥赫赫有名,广源闸桥在元代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建成,是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的白浮引水工程中的一座重要水闸,比郭守敬开凿白浮泉工程还早三年。闸桥的结构分为闸基、闸门、闸墙三部分。闸墙两端镶嵌着汉白玉石雕兽头两个,首昂目瞪,前爪隆起,栩栩如生。广源闸桥历史上具有调水、桥闸、码头等多种作用,被誉为长河第一闸。

广源闸桥比高梁桥大3岁。自元代起,节制长河之水全靠广源闸桥。闸桥落时,闸东之水深不满尺;提闸后,可行龙船。正可谓长河流到此闸后有了高低之分。广源闸桥不仅能节制长河之水,而且自元代起,每逢京东的通惠河因天旱水浅难以通行运粮船时,都有专职官员到广源闸桥畔的龙王庙(紫金观)祭祀水神,提闸放水。

明代开挖长河时仍利用了这座古闸桥,明清两代皇帝乘船去往颐和园常在广源闸桥换船,乾隆皇帝和后来的慈禧太后都是乘着骡车,率大队人马从西直门出来,沿高粱河西行,在闸桥旁的万寿寺行宫下榻歇息,广源闸下闸阻水,将水面调高,然后转乘龙舟船走水路,逆水拉纤去万寿山昆明湖。昔日的闸板早已无存,闸口仍保存完好,解放后在旧闸位置修了一座桥,桥下两端都可见到旧闸口。 广源闸桥下游的紫竹院东侧,有一座白石闸,又称广源下闸,这座古闸早已毁损,但解放后旧闸基仍保存完好。


倚红堂

高梁河附近的“倚红堂”御码头是当年慈禧太后登船去颐和园的起点。1966年开挖京密引水渠时,使用了 南长河从绣漪闸至长春桥的河道,在长春桥处建8米宽的长河分水闸——长河闸,故现在的南长河起点改为长河闸,现河道长5.5千米。从绣漪闸经长春桥至玉渊潭这段京密引水渠河道又称昆玉河,目前在南长河和昆玉河上已开辟了水上旅游项目。


首   页   |   长河揽胜   |   御河文化   |   船队展示   |   服务项目   |   游览线路   |   联系我们
京城水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长河经营公司     北京京城水系 版权所有 © 2009-2010    京ICP备09077127号
www.jcssy.com         技术支持:春夏秋冬
咨询电话:88363577 683617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