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船码头
皇帝船码头位于北京展览馆后湖,南侧的塔形建筑就是于1951年建成的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北京展览馆,它每天可接待10万名观众来这里参观各种国际和国内展览会,因多以工业为主,所以又称北京工业展览馆,其展览馆附属的莫斯科餐厅在北京颇具盛名,主要经营以俄罗斯风味为著称的各式西餐、糕点,许多青年人的婚宴酒席也都常常在这里举办。
北京海洋馆
从北京展览馆后湖沿河道一直往西,右面见到的就是京城最大的水族馆,其中有鱼上千种,触摸池,可以让你亲身感受海底动物,美丽的海底隧道如有亲临海底之感,当然更有不可缺少的海豚的精彩表演。有兴趣的人不妨去看一看那“永远超乎你的想像”的北京海洋馆。
北京海洋馆是亚洲第一、世界内陆最大、设施最先进的海洋馆,其外观奇特,建筑宏伟,坐落于动物园长河北岸,占地面积3.5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 4.2万平方米,拥有各类水生物千余种、数万尾。馆内四季如春,置身其中尽享海底风光。
北京动物园
北京动物园是中国最大的动物园,明清时这一带曾是皇家花园,清末扩建成“农事试验场”内设一个“万牲园”,1908年辟为动物园对外开放,当时共有动物700多只,解放前这里已荒芜,只剩下十几只禽鸟,解放后经过整理补充,于1950年重新开放,展出我国的各种珍奇动物和世界各地的代表性动物共有五百余种 五千五百多只,当然最受欢迎的就是誉为动物活化石的熊猫了,它作为中国的友好使者,经常作为珍贵的礼品送往外国,进行一些巡回性的交流展出,外国友人赠送的一些珍贵动物也在动物园内展出。
五塔寺和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
坐落于北京动物园北岸,因寺内有一座由五个小塔构成的金刚宝座塔,故俗称五塔寺。这是北京最大的石刻艺术博物馆,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我国独特的石刻艺术和历史石碑展,早在明永乐年间,印度高僧班迪达来北京,贡佛像五尊和佛塔图样,明成祖封其为国师。明成化九年(1473年)金刚宝座塔建成,清雍正时改名为大真觉寺。寺原有四重殿堂,清末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,只有宝塔幸存。此塔在造型上吸收了印度的宝座特点,而在结构艺术和雕刻手法上却表现了中国民族风格。它是我们古建筑和雕刻艺术吸收外来文化的成功范例,现我国共有十余座金刚宝座塔,多为明代以后所建,以真觉寺为最古,建造最精。
近年来,在真觉寺旁新建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,介绍中国自古以来的各种石雕艺术品,也很吸引游人。石刻博物馆的露天陈列,就是以这座巨大精美的古塔为中心,按内容及功用分8个陈列区,展出历代石刻文物计500余种,加上库藏历代石刻,共计千余种。这里有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石刻《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》柱及石阙构件,有珍贵的北朝造像。唐以降历代墓志,也有艺术水平极高的金、元石雕,雕楼精湛的清代石享堂,还有造型独特的纳兰性德夫人卢氏的墓志,有《治晋斋》、《敬得堂》等法帖及名家书法石刻……这里是北京石刻的芸萃之地,堪称北京碑林,这里用北京石刻的瑰宝,镌写了一部北京石刻文化史。馆内西侧大厦的《人与石.石刻简史陈列》,以图、文、物并举,大环境烘托的办法,展示了上起原始社会,下至明清的石刻文化发展史,与馆内的实物陈列相辅相成而又自成体系。可以说,北京石刻博物馆是一座石刻知识的宝库,是再现人类文明史的又一课堂。该馆每年推出的两项石刻文化展览,每两年举办一次金石书画节,馆内还设有技术一流的珂罗版印刷复制古字画服务公司。馆区古树古塔,环境幽雅,是进行学习、鉴赏、研究的理想场所。
国家图书馆
国家图书馆座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河畔,紫竹院公园旁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。20世纪初,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,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,以承扬民族文化,吸收先进科学。1909年(清宣统元年)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,四品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首任监督,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。辛亥革命后,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,并于1912年8月27日开馆接待读者。
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1950年3月6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。1951年6月12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冯仲云、丁西林、刘季平、任继愈先后任馆长。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,文津街馆舍虽几经扩建,仍不敷使用。1975年3月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提议并批准兴建北京图书馆新馆,馆址在北京西郊白石桥,1987年落成,邓小平同志为北京图书馆题写馆名。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,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,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。
  总馆占地7.24公顷,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,地上书库19层,地下书库3层,总共可容纳2000万册藏书。该建筑荣膺“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”榜首。包括北海之滨的文津街分馆,馆舍面积共17万平方米,设有三十余个阅览室,日均可接待读者六、七千人次。
紫竹院公园
在白石桥立交桥西侧就是风景宜人、环境幽雅的紫竹院公园。这里原是一片蓄水湖,早在公元三世纪,这里便是高梁河的发源地,是燕京的重要水源之一。元代水利家郭守敬开凿通惠河时,在此建广源闸,用以调节长河、通惠河和积水潭的水量。
  明万历年间在湖北岸兴建紫竹院庙宇(为万寿寺下院),"紫竹院"自此得名。到了清代将这里辟为皇帝的行宫,慈禧太后坐船去颐和园游玩时,常在此停船休息,所以公园里面水域宽阔,众多的小桥凉亭构成了一幅具有江南风光的独特景色。
  解放前这一带一度荒废,解放后大力整修后辟为公园。现在,紫竹院占地47公顷,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一,由三湖二岛组成,还大量引植紫竹、斑竹、石竹、寿星竹等,使紫竹院名实相符。湖中养殖各种鱼类,夏季荷花竞相盛开,美不胜收。中心岛上建有望鱼亭,可大享“知鱼之乐”,此外还有春晖亭、揽翠亭、问月楼、澄碧山房等,交相辉映。
北京艺术博物馆(万寿寺)
北京艺术博物馆,原址称万寿寺,它始建于明朝万历五年(公元1577年),是皇家的专用庙宇。由明至清,历经康熙、乾隆、光绪皇帝几次大规模翻建,最终形成了集寺庙、行宫、园林为一体,东中西三路建筑毗邻,占地50亩的皇家重寺。皇室成员有权在此焚香礼佛,还在此举办盛大的祝寿庆典。万寿寺因此被后人誉为“京西小故宫”。三路毗邻的万寿寺,深庭广厦,丹楼琼宇,雕梁画栋,极其宏丽,其间曲栏回廊、御书碑亭、青石假山、古道地宫、苍松翠柏错落有致,更平添无穷秀色。清末,宫禁渐废,这里成了著名的民间庙会场所,后随着清王朝的没落,万寿寺渐渐破败下来,遂被历史尘封。
  1985年,国家开始拨巨资重修万寿寺,并在此创建了北京艺术博物馆,北京艺术博物馆是北京地区为数不多的一家综合博物馆,以弘扬古老的中华艺术文明为宗旨,兼推动现代艺术的交流与发展。十几年来,北京艺术博物馆在这里举办了数十项古代艺术展,还引进了数百项现代艺术展,受到社会的关注,被海内外人士誉为“一颗艺术的明珠”。北京艺术博物馆现收藏各类古代艺术品近五万件,上起原始社会,下迄明清,尤以明清蔚为大观。藏品门类广泛,主要包括历代书法和绘画、碑帖及名人书礼、宫廷织绣、官窑瓷器、古代家具、历代钱币及玺印等。美仑美奂的玉石雕刻艺术品是馆藏品的重要门类。它们展现了古代中国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。能工巧匠们将玉材琢磨抛光,去粗取精,不仅还玉石以光洁滢润的本来面目,还将其幻化成各种赏心悦目的雕塑艺术品,令人爱不释手。馆内藏品还有青铜器、竹木牙角器、佛造像、鼻烟壶等,不胜枚举。除中国古代艺术品外,馆内还保存了部分外国艺术品,更收藏了齐白石、张大千、徐悲鸿等现代大师的传世之作。这五万件藏品,处处闪烁着人类艺术文明的结晶,再现了中华民族古今艺术的辉煌。流连其中,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,美的启迪。博物馆还收藏了上自宋代下至民国的古籍图书十余万册,这同样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。在古老的艺术宝刹上,兴起了一座现代艺术殿堂。新生的北京艺术博物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未来。
颐和园
颐和园位于京西北郊,是我国现存最大的、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,更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结晶,由于西郊山清水秀、风景宜人,早在金代这里就被当时的海陵王完颜亮设为行宫。明代皇室改建为好山园,并建圆静寺。清乾隆时,在圆静寺基础上建大报恩延寿寺,为其母祝寿,并改名为清漪园,即是有名三山五园之一,(三山五园:香山、万寿山、玉泉山、圆明园、畅春园、静宜园、静明园、清漪园),可惜的是咸丰十年(1860年),遭英法联军破坏,清光绪十四年(1888年),慈禧太后挪用大量海军军费予以重建,改名为颐和园,“颐”是保养的意思,“和”是气和之谓,现模匾上的三个字是清光绪帝的亲笔,从此颐和园一直是帝、后们避暑,娱乐的场所。1900年,又被八国联军破坏,1903年再度修复,西太后每年盛夏都要来此避暑、休养,并处理一些政务,直至1924年,中国最后一代皇帝爱新觉罗·傅议被逐出紫禁城后,这里才正式辟为公园,从而结束了它的皇家私人所有的历史。全园面积约290公顷,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7倍之多,有各式各样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。
  全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。传说汉武帝为了寻求不老之术派大将带500 童男童女去寻传说中的南海三仙山,即蓬莱、方丈、瀛洲去寻求不老仙丹,但他们走后就像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任何音讯,于是汉武帝就在宫内的湖上建了像中的三仙山。据说现在的日本就是他们的后裔,于是汉后,帝王造园,都采用“一池三山”的手法即昆明湖中点缀的三个小岛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。万寿山原为挖昆明湖的土堆砌而成,名瓮山。清后乾隆为向其母祝寿将此名改为万寿山,所以昆明湖和万寿山,又如称“福山寿海”,全国大体上可分为政治、生活、风景三个区。水面约占全园面积3/4。
  全园各个景点由一条728 米形式生动活泼的长廊连缀起来,使其融会贯通。长廊面临宽阔的昆明湖,湖东有知春亭、文昌阁、铜牛等点缀。关于铜牛还有这样一个传说,大禹治水时期,每治好一个河道,便铸牛一只用以镇水,置于岸边,由于老太后把颐和园看成是一个天上仙境,因此就有了中国神话中的牛郎和织女的象征物,即铜牛是牛郎,建在两岸的织女亭代表织女,两人隔银河遥相眺望,只能等到七月七日才能相会。湖西有仿杭州西湖苏堤建造的西堤,上有不同风格的桥梁六座。湖南有凤凰墩、绣漪桥。南湖中有南湖岛,岛上有龙王庙、涵虚堂,一条玉带般的十七孔桥把南湖岛和东堤连接起来。此桥是仿卢沟桥而建,栏头雕着五百多只狮子,其数量比卢沟桥还我几十只,成为又一之最。
  万寿山是全园的中心。在至高点建佛香阁,说明高为天子也要位于神明之下之意。后山有一苏州街,据说乾隆为解爱妃的思乡之苦,仿苏州原貌建了一条买卖街。此外还有香岩宗印之阁,须弥灵镜、松堂、多宝琉璃塔等建筑。万寿山的东南部是慈禧太后的主要活动场所,仁寿殿为朝会大臣和外国使节之地,乐寿堂为寝宫,里面摆满了她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和珍奇异宝,值得一提的是乐寿堂中的电灯是于1903年由德国人安装的中国最早的电灯,据说慈禧很排外,德国人多次想将电灯在中国推广,屡遭西太后的拒绝,于是德国人便用重金买通了慈禧身边当红的太监李莲英,让他帮助说服兹禧,由于有一天李莲英用七彩电灯沿乐寿堂内装了一圈,然后他就引着太后进了殿堂,他说:“太后您的福光万丈,你只要拍一下手,这屋子里的红灯便会亮,拍二下,所有的黄灯就会亮,拍三下,所有的灯就会全都亮了”。太后一听,这可新鲜了,于是,一试之下,果然如李莲英所说,由于皇颜大悦,从此就准许了电灯的使用,而她哪里知道彩灯的闪灭是李莲英在背后早就安排好了人呢!德和园可供观戏娱乐,是中国三大戏园之一,分福、禄、寿三层,演员可表演上天入地神鬼之戏。偏东北的谐趣园纯是江南气派,号称“园中之园”,楼台、亭阁、小桥、流水,应有尽有,自成一体,是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。在仁寿殿的西侧,有曾经软禁过光绪帝和皇后的玉澜堂和宜芸馆。
  颐和园的建筑师善于借景,西山的玉泉山塔尽入颐和园的画面中,人称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成”。解放后,颐和园多次进行修葺,现已成为人民的游乐之地,每年接待数十万国内外游人。 。
首   页   |   长河揽胜   |   御河文化   |   船队展示   |   服务项目   |   游览线路   |   联系我们
京城水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长河经营公司     北京京城水系 版权所有 © 2009-2010    京ICP备09077127号
www.jcssy.com         技术支持:春夏秋冬
咨询电话:88363577 68361713